当前位置:   首页  信息公开

2019年度学校行政工作报告



2019年度学校行政工作报告

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 黄昌勇

2020618

(审议稿)



各位代表:

受学校行政班子委托,现在,我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。

一、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

去年,学校发展面临重要机遇,校区空间有力拓展,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助推学科发展。同时也面对困难挑战,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入内部调整期,宏观经济压力加大办学筹资难度。学校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,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卫工作党委、市教委的决策部署,把握机遇、迎难而上,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,为今年“十三五”顺利收官打下坚实基础。

 ——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领域改革注入发展动能。昌林路校区建成启用,基于党建、网络、文化活动的校区联动加快探索。外部合作不断推进,意大利国家电影学院、国家话剧院、国家京剧院与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转型,重大创作、剧院管理、专技职务聘任、校属企业改革扭转服务理念、改革评价导向、突出建设重点。教学实验科研机构加大整合力度,中国戏剧高等研究院、艺术科技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成立,强化基础和前沿研究。

 ——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强化专业贡献。制定三年行动计划。实施国家艺术基金编、导、舞美、戏曲人才培养项目。承担喀山世界技能大赛、中意文化合作机制会议、英国和比利时“欢乐春节”、法国孔子学院巡演等外事演出任务。推动上海参评“世界表演艺术之都”称号。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挂牌,与上海数据交易中心合作成立“城市文化数据研究中心”,获批上海高校智库。荣获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”。在教育、外事、文化、扶贫等领域打出服务组合拳。

 ——高水平艺术人才培养提升综合能力。本科报名和研究生录取人数显著增长。专业建设不断优化,新增1个本科专业和2个研究生专业方向,5个专业入选国家和市级一流专业。课程建设强化学分制引领,思政课程、课程思政、国际课程、外聘课程等不断深化改革,80本讲义和12本规划教材加快补齐短板。教学成果奖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提升教学水平。创业创新项目强化实践能力。参加长三角文博会、上海国际电影节、全国“桃李杯”、布拉格舞美展等展会赛事,促进课堂教学衔接行业前沿。

 ——四个一级学科建设夯实科研基础。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立项3项,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17项,科研态势持续向好。7人次科研成果获评市哲社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。举办戏剧与城市、五四与中国话剧、华语电影新发展等十余个学术会议,院系、机构、期刊、智库科研活力充分调动。软科戏剧与影视学最好学科排名位列第二位。学术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,学术、教学、创作三个委员会完成换届或改选。

 ——多层次创作演出彰显艺术活力。重点创作剧目《军歌》《黄河》《黄炎培》喜迎新中国70华诞。京剧《穆桂英挂帅》走进清华大学。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合作莎剧《威尼斯商人》亮相上海大戏院。大师剧《熊佛西》致敬上戏奠基先贤。7部教学剧目演绎传承创新。革命历史、传统文化、外国经典、当代改编共同奏响艺术交响曲。学生作品培育力度加大,共有15个剧本获校级奖,11部作品登陆国内外剧场,30余部影视短片获国内外奖项。

 ——国际交流与合作凸显工作亮点。首次在中国主办享有戏剧“奥林匹克”之称的世界戏剧研究者联盟大会,举办国际剧协合作组织会议,学科声誉和学校影响进一步扩大。教师出访、学生交流、国际学生留学、港澳台学生交换、国际会议等多方面外事工作深入推进,共有466名师生因公出访,475名境外代表来校参会,40多名外国专家来校教学,38名本硕学生海外学习交流,161名外国留学生来校接受学历和非学历教育。

 ——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。优化实施华山高峰和PT人才计划,7名拔尖艺术人才、20名驻校艺术家专家充实高层次人才队伍。1人次“千人计划”、3人次“上海市育才奖”、5支创新团队显现外引内育成效。持续搭建教师发展平台,15人次入选各类教师培养培训计划,高级职称比例占专任教师48%。师德师风建设创新举措,教师保障力度不断加强,举办首届“最美上戏人”评选,新辟一定数量教职工宿舍,补缴补充公积金。

 ——学生工作优化育人环节。辅导员工作室探索思政工作新方法。“五四”“国庆”“校庆”等主题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。志愿服务、社会调查、创业创新引导学生坚信念强本领融社会。心理健康、评奖评优、奖励资助、就业服务扎实学生成才成长工作体系。共767名学生荣获各级各类奖学金,307名学生受到资助,7名学生输送入伍,224名师生参加无偿献血活动。

 ——内部治理聚焦效能提升。成功创建第二批依法治校标准校。信息公开获评年度良好单位。制度“废改立”全面开展。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狠抓不懈,民生经费优先保障。重点领域审计和审计整改扎实推进,内控合规情况评价良好。新校区验收搬迁、网络建设、设备添置、周边配套同步推进。老校区局部修缮,教学办公生活环境改善。管采分离的运行体制和方式基本形成。校园安防和网络安全加强重要节点保障。校园控烟和垃圾分类助力文明校园建设。四校区线上办事流程进一步优化。新校区图书馆加快建设。《上海戏剧学院志》编纂加力推进。离退休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,离退休教职工作用发挥进一步显现。

去年,我们扎实落实巡视整改任务,建立长效机制,完善管理制度,以整改压力倒逼整改动力。我们深入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在探寻初心使命中调动干事创业热情。我们还举行了庆祝建校74周年纪念活动,召开立德树人工作推进会,为党育人、以文化人、服务人民的办学导向更加深化和强化。


各位代表!
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,学校党委把守护师生平安、守卫校园安全作为头等大事,落地落实防控要求,抓严抓细防控举措。通过立方向、强组织、建队伍、定方案,早部署早推进为校园疫情防控赢得时间、把握主动。学校坚决杜绝疫情向校园蔓延,严密工作网络、严把校园入口、严格返校管理、严控人员聚集,全力当好校园守门员、师生守护人。学校加强人文关怀和舆论引导,通过心理服务、困难资助、文艺创作、宣传报道,为抗疫增添温度与亮度。学校竭尽所能提供远程教学、办公、科研技术支持,千方百计落实开学防护物资,用数据体现效能、用服务兑现责任。疫情期间,学校师生员工累计捐款46.3万元,捐赠医用口罩2万余副、防护服2300多套,累计创作各类文学艺术作品260多件,充分展现守望相助的家园精神和改革探索的创新精神。

突发疫情给学校工作带来新挑战新任务。学校审慎取消4个专业校考,对8个专业采用在线视频初试,平稳完成硕士研究生录取、博士研究生报名,坚持公平底线和选拔规律相统一。学校开展建校史上首次全校性大规模实时、互动、异地、分散的在线教学变革,挑战经验保障在线教学质量。学校设身处地急学生所急,合理制定毕业作品调整方案、多措并举发布就业创业工作方案、反复优化毕业典礼设计,用心用情做好毕业生工作。

在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,学校也毫不放松抓紧学校发展工作,加紧加力跑出工作加速度。启动“十四五”规划前期研究,召开教师、学生、专家、校友座谈。启动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分类评价工作,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。开展四校区运行管理、教育教学改革、二级单位绩效考核三项项重点调研,出台一份指导意见和一份实施办法,召开十余场专题会议研究。与闵行、静安推进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。积极争取新校区开办费、高水平高校建设专项资金,有力拓展校企合作资源,有效应对财政紧缩压力。启动“四史”学习教育活动,组织《上海戏剧学院志》评议,在线承办上海高校青年国际论坛(戏剧影视表演专场),在线举办学生创新创业大赛,举行教学成果奖评选,首演首部抗疫题材话剧《护士日记》,各领域各方面工作有条不紊展开。


各位代表!

去年学校改革发展取得成绩和今年以来疫情防控和学校发展成效,是学校党委在市委市政府、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的坚强领导下,团结带领各基层党组织、各院系、各部门、各附属学校奋力拼搏、攻坚克难的成果,是全体教职工艰辛努力、不懈奋斗的结晶。我代表行政班子,向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广大教职工们致以衷心的感谢,向关心、参与学校建设的离退休干部职工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!

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困难。四个校区在完成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,还有待加快推进校区发展规划和建设,落实与规划目标相匹配的工作举措和实施步骤,把蓝图落到行动上。二级院系作为学校基本职能的实施主体,还需从校区建设和自身发展两个方面落实主体责任,激发主人翁意识和接力棒担当,把使命烙印在心里。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、师资队伍的全方位建设、校园保障的能力提升,任务也十分紧迫。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,变被动为主动的艺术教育改革迫在眉睫。我们一定要不断改进工作,切实履行办学治校职责,尽心竭力不辜负师生员工的期待。


二、今年工作总体思路和下一步工作安排

今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决战脱贫攻坚之年,是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、金融、贸易、航运中心,形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之年,也是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收官之年,无论是从国家和民族,还是上海和上海教育事业而言,都是意义深远、使命重大、任务繁重的一年。

站在两个历史时期的交汇点上,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: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贯彻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全国、上海教育大会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“谋字为先、干字当头、实字落地”工作总方针,慎终如始收官“十三五”规划任务,着眼长远谋划“十四五”发展蓝图,把握机遇落实地方高水平高校建设等发展任务,统筹疫情防控和学校发展两手抓工作,奋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。

一是落实根本任务,夯实安全底线,构筑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师生安心的校园环境。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情怀,扎实做好毕业季工作,创新完成在线答辩、在线展示、远程毕业典礼等环节,全力冲刺稳就业保就业工作,确保毕业质量不降低、考核方式人性化、工作开展有温度。始终坚持教育公平和艺术规律相统一,分类做好非校考专业高考后录取、校考专业高考后复试三试工作,把关刚性指标与择优要求,严守招生红线、底线和高线,力争生源质量有提升、考生类型多元化、基础素养更全面。始终把师生健康安全放在首位,积极稳妥推进秋季复学开学工作,前瞻部署线上线下教学预案,优化完善开学工作方案,精准精细落实防控措施,切实守住教学生命线和师生安全线。始终坚持因时而变因事而化,优化各类艺术学术外事和校庆活动,积累远程交流经验,调整展演展览方式,变化师生海外学习交流方案,化危为机深内涵促内功,以变应变走新路出新招。

二是加强规划设计,深化关键改革,奋力实现学科学位评估和分类评价预期目标。系统总结教育综合改革和“十三五”时期发展成绩和不足,汲取经验、查找短板、找准方向。科学谋划向前看,扎实务实编制“十四五“改革发展总规划和各院系各领域子规划,强化对标对表、深入调查研究、系统构建体系、明确目标任务,为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谋新篇布新局。加快校区运行保障中心建设,分步推进二级单位绩效考核,以理顺关系、建立机制、强化评价为突破口,推动校区运行从空间融合走向内涵融合,调动干部职工工作责任心和事业紧迫感。深入落实新一轮区校合作内容,推动以校区为单位、以文化、艺术和基础教育为重点的区域合作,加快教育基金会成立运行,搭建外部资源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机制平台。全力迎接第五轮学科评估、专业学位评估和分类评价工作,本着对师生员工利益负责、对学校事业发展负责的高度和态度,深化思想认识,把握检视契机,整合多方力量,强化质量要求,扎实完成数据、案例、简介等各类主客观材料,上下齐心以最大努力实现评估评价最好结果。

三是紧抓教学、学科、师资队伍建设,深入推进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取得成效。千方百计提升人才培养能力。筹备召开教育教学大会,制定出台指导意见,搭建艺术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;深化实施一流本科、一流研究生、应用本科及“中本贯通”人才培养建设计划,依托不同路径实现不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;积极推进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和研究生新版培养方案实施,深入落实思政课深化改革实施意见和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指南,持续推动各类型课程建设,加快创新教材编写机制,深入推进教学实验中心建设,从培养体系的搭建到培养环节的优化,不断提升艺术人才核心素养。

乘势而上推进学科发展。加快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研究进程,收官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第二阶段项目,推动重点史论著作和重点教材出版,力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再突破、科研创作立项总量有提升;创新探索期刊中心运行机制,发挥多学科期刊平台作用和窗口效应,提升学科影响力和话语权;认真谋划疫情影响下的创作演出工作方案,利用窗口期打磨重点剧目一度二度创作,推进建党百年等重大题材剧本孵化,为重要历史节点文艺创作做出积极贡献。

循序抓实师资队伍建设。继续实施华山高峰和PT人才计划,通过引进拔尖人才推动引体系、引资源、引生源等叠加效应,深化形成“双师型“教师队伍的试点改革经验;发挥创新团队组织优势和收入分配机制优势,打造高水平学术群体;扎实推进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工作,保障教职工切身利益;实施岗位招聘计划,充实教职工队伍;推进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,探索行为规范正向引导和失范行为负面惩戒相结合。

四是统筹运行保障各项工作,营造良好办学环境。依法、合规、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,发挥教育基金会平台作用。深入推进经费预算压减工作,加强校内预算调配,保障重点工作和民生需求。推进内控机制和流程建设,加强整改事项的跟踪检查,强化绩效评价运用,加大对风险易发领域审计力度。规范公务用车使用,加强统筹调配和在线登记,促进公务用车公开、透明、高效、安全。推动华山路校区和昌林路校区空间调整,完成剧院、华景等空间搬迁和入驻工作,加快教师发展中心功能区域建设,推进教学实验设施改造,完善新校区图书馆资源配置,创造良好教学办公环境。探索华山路沿线上戏书店建设新模式。加大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力度,规范和优化物业管理。上线运行“一站式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,推进校级数据治理,促进内部治理方式创新和效能提升。加快推进《上海戏剧学院志》修改和验收工作,把握”四史”教育契机深化校史教育。

各位代表!2020年时间已经过半,各项任务仍然十分艰巨,让我们不断保持清醒的思想定力,锤炼过硬的工作能力,激发强劲的发展动力,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,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、市委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各项决策部署,扎实完成全年目标任务,为站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!

12


[返回]